close

不管投資人如何認定手中的持股是價值股亦或成長股,股票市場對於那些前景堪慮的股票,是不會給予高價的,在未來也不會。舉PC市場為例,那些為PC品牌商代工的大廠,哪個在市場上還能因為穩定的代工量以及獲利表現而受到市場青睞,甚至被評選為受到市場低估的「價值股」。除非投資人能預估出市場未來萎縮後的穩定份額,否則貿然挺進必定有如接下那把下墜的利刃。就算市場已將其價格貶低至遠低於,相對上述穩定份額之價值,待市場反應也將是漫漫長路。所以我想,投資人的目標都應該專注在未來具有成長前景的股票。

If you arethinking of investing in a troubled industry, buy the companies with stayingpower. Also, wait for the industry to show signs of revival. Buggy whips andradio tubes were troubled industries that never came back. ―Peter Lynch

這最後都將牽扯到「預估盈餘」這項任務。過去,當我沉溺於財務數據時,我會仔細閱讀過去歷年,至少五年,的公司表現,這絕對有提升預估盈餘準確度的效果,景氣總是起起落落,並伴隨循環週期上上下下,綜合這些考量下,的確有助於避免你在景氣頂峰時,以過高價格購入股票;另一種我使用的方法則是基於本能地延伸過去公司盈餘成長的軌跡,有時再加入產業報告中的產業平均年成長率,從2008年金融海嘯到2011年的景氣回聲中,我總是能畫出一條漂亮且令人興奮的上升線;最後一種偷懶的預估盈餘方法,則是來自券商的訪談研究報告,透過券商的眼睛,綜合考量該股一切數據預估的合理性。

The investor oftoday does not profit from yesterday’s growth. ―Warren Buffett

當然,明眼人都知道上述方法都沒什麼堅實的基礎。很意外,從大學三年級開始鑽研的財務投資相關知識,基本上沒有派上什麼太大的用場,最後我的本科―企業管理還提供了我更多的思考架構。投資人其實不需要去了解太過功能性的企管議題,而應該著重在企業環境及策略的問題。如同上一篇的企業商業模式解析,投資人應該多問這樣的問題:

*企業的主要客戶是誰?
*客戶為什麼不和其他競爭對手買?
*企業提供的主要價值是什麼?競爭對手又強在什麼領域?
*企業的競爭優勢建立在什麼基礎上?

撇開那些漂亮的盈餘成長線型圖。企業要成長相當困難,它們不是透過搶食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有率,就是隨市場帶領企業水漲船高。前者的成長前提是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更具優勢,當然市場佔有率的成長也有可能是,競爭對手產能無法負荷下的臨時轉單;後者的成長則較具有變化性,那需要企業在既有市場外再去開拓,企業原本的競爭優勢可能在那個市場沒有那麼可靠,或者那個市場裡的競爭對手有更強的優勢。

在回答上述問題後,你會知道:企業的成長條件是什麼?如果主要是既有客戶的成長,該客戶不是因為競爭對手的產能問題而增加訂單,主要是因為下游消費者的消費量增加,甚至是來自侵蝕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有率,那你的安全邊際又會寬一些;如果成長主要來自爭取來的新客戶,同時企業老客戶的訂單量在過去呈現穩定成長,那這種營收盈餘的成長價值,又絕對不同。

投資人在投資前做足功課一直是各派大師的建議,但是何其容易?不過還是要面對現實,而且要很開心知道,線型、產業平均或者券商報告的盈餘預測是多麼充滿變數。

Risk comes from not knowing what you'redoing. ―Warren Buffett

 

轉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thomas-lee-sharings/%E6%B2%89%E6%BA%BA%E7%B7%9A%E5%9E%8B%E7%9A%84%E6%80%9D%E8%80%83/2494412251965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績優股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