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部分老一輩的香港人,都曾經直接或間接參與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的輕工業發展,所以投資界對工業股的評價,比較審慎及有保留。筆者小時候的生活經驗也是畢生難忘:早年喪父,母親經營一家家庭式的小型布廠,胼手胝足,僅可糊口,全家也要總動員,放學回家後都要到布廠幫忙。從事工業,資金周轉永遠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需要資金來購入原料及投資機器、廠房及支付員工薪金,但卻只有在製成品完成後,才能收到貨款。在織布行業,棉紗佔了成本的七成,剩下的三成則為支付“燈油火蠟”。員工的薪金及其他損耗維修,數目不菲。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毛利率可能只有10% 。但實際毛利率卻遠低於10% ,因為在織布過程中,需要準備較多的原材料,以備不時之需,而在織布過程中,必有斷紗破爛情況出現,因此又會多織一些以作“保險”,同時布疋在織成後會出現收縮(所謂縮水);上述10% 的毛利率,實際上包括了很多剩餘的存貨,現金流入往往只有5%-6% ,這個10% 毛利還要支付銀行的利息、廠房和機器的分期付款。所以廣東人有句俗語:“只見身鬱,不見米白”;從來工業家經常地遇上現金周轉問題。

1967 年,英鎊貶值,貶值的幅度已把毛利一掃而清。其後英國政府更勒令所有英國進口商(包括布疋進口商),都先要支付100% 的按金,才可以透過銀行開出信用狀,來香港訂購貨物。英國政府的目的,是要阻遏資金外流速度及減少貿易赤字。所以英國進口商在沒法籌集資金下,暫停向香港買入布疋及其他產品。作為一個經營者,母親當時所受的壓力很大,因為廠房的按揭、機器按揭均需每月支付,原料也要支付,又不敢停工(因擔心銀行會接管),唯一的方法就是由一天的3班制,改為1班制,只是由早上9時工作到下午5時,再不是24 小時開工,當銀行派人巡查時,還有一些“樣板戲”可以向銀行交代,但情況已苦不堪言。

母親最後想出一個方法:要求匯豐銀行代英國進口商支付100% 按金,方便英國進口商能夠開出信用狀來港購買貨品,而匯豐銀行為英國進口商所支付的按金利息,全數由香港廠家承擔(筆者當時在大學畢業後,工餘時還會幫忙處理一些文書工作。當日母親約見匯豐銀行旺角分行經理時,筆者就充當翻譯員)。 100% 的按金、4個月的利息支出,就等於整批貨款的4% ,所以毛利率就得從10% 中再扣除4% ,只剩下6% 了。但因為開工時間減為8小時,生產成本上漲,可以說連6% 的毛利率也賠上了,雖然英鎊已貶值了,但訂單價錢沒有加反而要減,最後只有虧本經營。但廠商的苦處不是行外人所能明白的,縱使虧本也要繼續經營,因為廠房及機器仍要分期付款,若工廠停產便會被銀行接管,所以只能“望天打卦”,希望能渡過難關。這種情形維持了一年多,母親飽歷滄桑,所以經常教導筆者說,紡織業是“爛棉衲,無發達”。母親沒有強逼筆者繼承“無發達”的布廠事業。

當時筆者曾問母親,既然布廠是無發達的生意,為何還要經營幾十年。母親說:“現時你大學畢業了,有了學歷,有雇主聘用。但母親不懂英文,中文程度也有限,求職相當不容易,只有埋頭苦幹沒有發達的生意。爛棉衲的好處是不用捱凍,勉強溫飽。”母親的例子反映了很多行業都是過度競爭。入門坎低的行業,適合沒有專業知識的普通人,在人人參與時,便會出現過度競爭,也就成為“爛棉衲”的生意。當時母親生產的布疋已經無法追上潮流了,要追上潮流,必須更換所有機器及配套設施,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要完成的話一定要負上一筆大債項,以六十年代一部瑞士先進的織布機,需要5萬港元,相當於一層過千英尺的住宅單位,要更換20 台織布機,則要100 萬港元,這還未計算其他配套的設施在內。 20 台織布機的規模只是很小,不能爭取到經濟效益。筆者從小時的經驗就理解到什麼是“爛棉衲,無發達”:筆者當時理解到,作為匯豐銀行,它只要作出一個承擔,代英國進口商支付進口按金,每年便可額外收取12%的利息,這就是“經濟專利”,也是小工業家無法做到的。所以筆者第一次投資香港股票,就是買匯豐銀行。"

 

" 筆者從七十年代初,便投身證券分析的工作,接觸過不少製造行業,他們很多時都會面對上述例子的問題,尤其是生產中、下游產品的生意。原料價格上漲,便會將毛利率壓縮得很厲害。舉例而言,若原材料佔成本70% ,若其價格上升10% ,你的成本便會上升7% ,而毛利率則相應減少7% ;第二個困難是市場的競爭。由於工業沒有什麼專利可言,任何人有資金,有技術便可參與,市場的價格競爭則無日無之,就算最成功的德昌電機,其微型馬達也要年年減價。工業的第三個難處是設備的更新(Re-Tooling),要提高效率,要產品追上時代,便要不斷投放更多資金。所以很多廠家都感到生意愈做愈大,但負債也愈來愈大,因為很多新機器設施都是很昂貴的,經常需要融資來添置。

從紡織業的困難,也可以伸延到家庭電器業,例如生產彩色電視機。整個電視機最昂貴的組件是真空映像管,工廠若是生產黑白的顯像管,其配套設施是不能生產彩色顯像管的,因此若要追上潮流,整套設備都要更換及引入新技術。一條生產線能夠出產 17 英寸電視機的顯像管,卻不能同時生產更大的 33 英寸顯像管。當你能追上 33 英寸的時候,先進的生產商已經成功地生產 Plasma電視機了,現時 Plasma的科技還未穩定下來,但是已經有生產商生產液晶體電視機(LCD)。在六十年代時,擁有黑白電視已很滿足;在七十年代擁有17英寸彩電已很奢侈;在八十年代則追求33 英寸的彩電;到九十年代則嚮往 Plasma。消費者不斷在追求新產品,但廠商則要不斷投資更新機器配套,不斷融資負債,到頭來還不一定能賺大錢,因為科技進步得快,而且有太多對手參與競爭。

 

from 林森池, " 證券分析實踐-投資王道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績優股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