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問過一個簡單的問題
如果今天你持有股票的公司決定在一段時間內買回自家股票時,你應該希望公司股價在這段期間要處於什麼狀態?
答案就是希望這家公司股價處於平平淡淡的情況。因為這樣公司才可以用同樣的資金收購市場上更多自家的股票,相對來說你手上持有的股票(只要你沒賣掉)相對的「份量」就比較高了,持有的分紅利潤也會較高

個人忽然有一個想法 可以說是被雷打到才觸發的想法
買股票大家都希望買在最低點 或是希望買了還會再跌
但常發生一種情況 就是等到了接近低點 也買進了
結果股價沒下跌多少 就開始上漲了 結果因為買到的張數不
多 結果獲利也有限 所以個人開始覺得 而上漲追價大多
數的人應該也都不喜歡 ,但其實反過來想 如果股價跌到4~5點
時 就開始進場買股 一直買到6點, 等到再反轉回去就不用再買了
這時買的股數也比一直等到低點買的多(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想買到最低)
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股價回漲時 因為心理因素原因 不願意再出手去買7~8點的
股票 (但其實 4~5點 跟 7~8點的股價是一樣的 但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不知各位看官意見如何呢???

 

這個方法最難的地方,就是你評估以為是5點了,但可能才3點。不過這個方法在某些狀況下是可行的,通常越大型的股票越適合。

 

若已經認為買在 4~6點 跟 買在6~8點的股價都是一樣的
那往下買會浪費 時間成本,
有時 4~6點,不知道要等多久, 不如等到 6點再開始分批買進
若不知道如何克服 往上買的心理問題, 請參考 傑西李佛摩 的著作 ^ ^

P.S: 不過常見的情況是: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現在是在幾點鐘,
還有一種情況是, 會4~8點 來回擺盪到讓你吐血, 最後無功而返的也很多
這些都要有許多實戰經驗後才能體會到, 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一般衰退中的企業也許1-3年的調整期不等,若是評估誤判太多,會是頗漫常的等待,所以心力放在評估營運情況優先,而非看到看似便宜的股價而見獵心喜

 

覺得判斷這種東西是沒有用的耶...
不管是想說要買在4-5點或6點或7-8點
其實都是在判斷時機
這樣就要問一個問題『是否能夠以判斷時機進行操作?』
如果價格像sin波或cos波那樣規律那就簡單
不過問題就在於這是不可能事先判斷的

這種想法其實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第八章有講蠻多的,摘錄兩句如下
『就算是投資等級的普通股,股價也會出現大幅的波動,因此聰明的投資人應該要考慮從價格的變動中獲利。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投資人有兩種可能的方法:判斷時機或判斷價格。判斷時機的意思是預期市場的走勢,若投資人預期市場趨勢向上,則買進持有;若預期趨勢向下,則賣出或不買進。判斷價格的意思是買進價格低於內在價值的股票,當價格漲到內在價值附近時則賣出。
....
我們相信聰明的投資人若是以判斷價格為主,無論用什麼方法,都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我們也同樣相信他如果是判斷時機、預測市場走勢為主,他最後會成為一個投機者,且擁有投機者的績效。』

要提升報酬率的方法很簡單,如Joel Greenblatt所說
『成功投資的祕訣非常簡單:第一步是找出某個事物的價值,然後付出遠低於該價值的成本取得』
我想與其花時間去想現在是在幾點鐘,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估算其他公司的價值會對績效更有幫助

 

那就請問 如果華碩從 300 ->250 -> 240 -> 230 ->200 ->190 而你設定的點是 200 , 那你是會由230~240買下去 還是說 200時 買入 然後回升到230-240 你還會去買??

 

如果認為它值285
我要30%的安全邊際,所以285*0.7=199.5
就會在200買
資本也不大,不需要分批買入
一次就會把我要買的量買齊
我這幾年都是這樣操作的...
如果它再跌了20%到 200*0.8=160
這時候我才會考慮把潛在報酬較低的股票賣掉加碼華碩
因為這時候我有(285/160 -1) = 78%的獲利空間,是一樁很好的投資

 

到目標價後就分三批 往下直到買滿為止, 之後就是等了!
不過我大多買經營狀況正值 8~12點 的企業, 但盡量用6~8點的價格買入 ^ ^

 

上面的方式適用於成長的標準做法, 很棒 ... 但是如果太過依賴價格追蹤與決策的人, 反而容易自誤, 陷入價格的心理錨定 , 不見得可以做得很好 ........

 

最近在唸行為財務學,我試著說一下錨定效應。指的是人們在做定量估測時會受外界影響,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而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

1974年,卡納曼和特沃斯基通過實驗來進一步證明錨定效應,在實驗中會問這些人需要量化回答的問題,答案範圍是從0到100,但在回答之前會轉幸運輪盤,給一個數字。

問題: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所占席位百分比是多少?

結果表明人們會更願意給出接近他們剛才轉出數字的答案。
---------------------
應用在投資上就是,如果我對某一檔股票的估價本來沒有任何的想像,但在我自己進行估價之前,如看了蕭菲特、Lu大,喬大、巴大、Allan大、小樂大、忠孝大等一票高手的估價 tsmc 合理價為 80元(假設啦)。不知不覺我自己就會受到這些價格的制約,判斷時就會過分看重那些顯著的、難忘的證據,甚至從中產生歪曲的認識。估計的價格就會在80上下的一定幅度..而不會估出 30-50這種價格..

而且還以為這些價格是自己獨立思考作出來的估價,但事實上早就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Shiller 教授也在他的金融市場的課中舉例,例如在90年代末,假如有人問你這樣一個問題-道指在2008年底前突破萬點大關的可能性有多大?人們也許會認為機率不大,因為道指從未突破萬點,所以人們心理對這個數字沒有錨定效應。而在2000年之後[道指在1999年突破萬點]突破萬點便極有可能,這就是錨定效應。

 

簡單就是說喜歡看價格變化的人, 容易不知不覺被價格變化影響(注視價值的人較不會) , 簡單舉例今天某股價錢100塊好了, 昨天是90塊, 趨勢是往上, 但是我們會想昨天才90耶, 等他便宜一點好了, 然後後天變 105 110, 之後這支股票就跟你無關了, 90都沒買了 不買100 100都沒買了 不買105.....這就是往上買所要克服的心理障礙....... 類似這樣的道理.....

 

舉例來講, 假設有一檔 績優股 A,
今年值10元, 你用8元買, 明年值得11, 你用9元買 . . . . . 依此類推, 越買越高
永遠都保持約20% 安全邊際 => 這就是正確的穩定成長股的加碼方法 ^ ^

P.S: 套一句 投機大師 傑西李佛摩 的話,
=> 第一筆若沒有帳面盈餘, 拜託請別買第二筆了 !

 

個人經驗,不要太在意買入價格,確定有足夠安全邊際即可,抱得住股票才重要,在價格上著墨太深會模糊價值判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績優股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