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此書要告訴你,如何確保所投資的企業,是一家健全、管理完善而具有潛力的公司。更重要者,其價值必須遠超過你支付的價格。本篇介紹價值投資架構的五大要素。

價值投資人追求的是價值。他們鎖定目標,評估價值,然後抱著買進整家公司的心態投資股票。這套方法的效力,雖然歷經時間的考驗,但很少人能夠真正付諸實行。挑戰永遠發生在執行層面。

價值投資人必須非常註,深具耐心與情緒紀律,才不至脫離正軌。我們知道,股票市場價格波動劇烈,證券分析師經常調整股票評估等級,各種「專家」或「大師」不斷預測隨後的行情發展;處在各種環境下,堅持價值投資方法,確實是一種嚴苛的挑戰,價值投資人唯有憑藉著堅毅的心志架構,才能把持自己。

價值投資人評估投資對象的架構,可以歸納為下列五大關鍵問題:

是否是由精明人士經營的理想企業?
該公司的價值是多少?
該公司的價格有多誘人,我應該支付多少?
最有效的催化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多高?
就購買價格判斷,我有多少安全餘裕?

 


















 

首先,就企業評估而言,價值投資人必須考慮足以影響該企業價值的所有層面,包括公司本身與產業相關的種種議題,例如:盈餘素質、產品線、市場規模、管理團隊、該公司在產業內競爭地位的穩定性。巴菲特建議,個別投資人應該閱讀年報,並且逐年比較。利用過去的資料進行比對與判斷,看看公司管理團隊是否能夠兌現其承諾。如果企業主管通常都能履行其承諾,可信度自然會提升。

 

第二,鑑定價格之前,必須先瞭解價值。投資人須合理的評估價值,巴菲特說:「價值評估是計算現金,不是夢想或期待」,估計的目標價格藉以衡量目前股價的上檔潛能。

 

第三,分析價格為什麼偏低的原因(盈餘減少?管理階層不值得信賴?)。分析過程中,投資人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基本上要回答下列問題:該公司目前價格為何如此偏低?舉例來說,該公司的股價乍看之下似乎非常誘人,但深入評估其會計方法或同業競爭地位之後,結論可能就不同了。股價偏低可能是起因於一些難以改變的理由。

 

第四,催化事件的辨識與其效力,可以銜接目前股價與投資人期待的合理價值。此處的關鍵,在於催化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可是,每種催化事件的影響力都各自不同。因此,效力的問題就很重要了。最具潛能的有效催化事件包括:公司分割、結束某部門、新的管理團隊,或是一些持續性的內部催化事件,例如:企業文化。其他的還有像買回庫藏股、資產出售或產業合併等。凡是會創造、轉化或開啟企業價值的這類事件,都需註意。

 

第五,如果催化事件無效或延遲發生,投資之前的安全餘裕分析就變得很重要了。所謂安全裕,基本上就是廉價取得股票,但價格是否低廉,則又取決於對應的企業基本面、資產價值、資產負債表的現金……等因素。簡單的說,就是價值和價格之間的差價。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兩者之間的差距愈大,投資也就愈安全。企業價值評估難免出現誤差,這方面的誤差必須由安全餘裕吸收。

 

如同打高爾夫球的選手一樣,價值投資人要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慢慢培養自己的「感覺」。對於同一家公司,兩位價值投資人可能運用不同的工具進行分析,但最後的結論總是相同。但請記得「買進正確股票」成為企業主之後,後續的照顧工作,往往才是決定投資是否成功的重要關鍵,一般投書籍不太強調這個領域,但這正是價值投資人花費最多時間的處境,價值投資人非常清楚,真正的工作開始於買進股票之後。

 

結語
許多投資人以為買進股價跌到價值之下,就是價值型投資,但更重要的是買進後的行為,吉姆.克瑞莫(Jim Cramer)說:「在你買進一檔股票以後,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如果你想真正在市場上賺錢,一定要好好做功課,反覆確認自己手上的持股是不是一些能穩定配發股息的績優股。」

 

因買進後可能會有如下兩種情況:

 

很糟而將變得更糟:股價跌到價值之下,若是代表產業發生結構性的改變,這時你應該要賣出才對。巴菲特說:「過去十年來,我們經常這麼做:如果某家我們喜歡的企業股價下跌,我們會買進更多。但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狀況,若意識到做錯了,那麼就退出吧。」
理想而將變得更理想:有時候自認股價相對於價值過高而賣出持股,可能就會錯過如彼得.林區所說的「十壘安打的股票」。
切記價值投資並不是隻是價格和價值那麼簡單的關係而已。買進後並不是等待股價上漲,而是持續的追蹤該企業獲利能力

轉自 


轉自 http://wawafinanceessais.blogspot.tw/2013/07/blog-post_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績優股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