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什麼要停利?基本理由是這樣的:

股票、股市、或是其他市場,它會上漲,也會下跌。譬如像下方這個先漲後跌的圖形:

 Lock01  

 

假如你在上升的這段沒有賣出,一直持有的話,那麼你的獲利會在下跌那段招致侵蝕,甚至成為負數。

所以,上漲的時候要賣出。問題是,什麼時候賣呢?

所以有人提出了停利的概念,漲某某%就應該賣掉了。

這個概念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在反轉下跌前賣出的可能,或是賺到了大部分的上漲波段後出場,如下圖:

Lock02  


但你可曾想過這個概念的另一面是,你可能錯失了大部份的上漲,以及你要繳更多的交易費用。如下圖:

Lock03  


你覺得市場或某支股票,在你停利後繼續漲翻天,讓你看得牙癢癢的,或是在你停利後不久,就開始反轉下跌,讓你自以為操作的很漂亮,跟你設不設停利有關係嗎?

一點關係都沒有!

既然不知道它會帶來較好或較差的結果,那設停利要做什麼?

很多贊同停利的人,常自比為”不貪心”的投資人。

這讓我想起兩個畫面。

有個國小學童,明天要去郊遊了,他很期待。可是天氣預報說明天鋒面過境,恐怕不很樂觀。於是這個小朋友今天表現特別乖,不偷吃糖、準時上床,做個乖小孩,希望天公疼惜他,賞他一個好天氣。

遠古原始部落,乾旱連年。在例行祭典中的活人獻祭,巫師決定要犧牲多一倍的人,以祈求上天憐憫。

設停利,你很乖,不貪心,所以市場會憐憫你?這叫作紀律,這可稱邏輯?

明天的天氣,今年的雨量,和這位小朋友乖不乖,獻祭的人夠不夠多,有關係嗎?

市場或是某支證券的走勢,和投資它的人設不設停利有關係嗎?

有人說,就是因為不知道市場走勢才要設停利。這是邏輯顛倒。停利,隻有在你知道未來走勢時才有用。假如你不知道未來走勢,停利是沒有意義的行為。因為你不知道它會帶來比較好或比較差的結果。

該貪的時候不夠貪,上漲因停利參與得不夠,又躲不掉下跌,以不斷的停損,參與了各種下跌,加上頻繁進出,使得交易成本高漲,造成整體相當難看的投資報酬,然後再回頭檢討自己的”投資紀律”與”策略”,卻不想想這些”紀律”,到底有沒有道理。這就是太多投資人的行為模式。

設停利,譬如20%,你賺20%的錢就永遠離開市場,去花用、去定存了,那麼這20%的確是落袋了。假如你還要投入市場,停利之後,你就面臨看著剛剛停利離開的市場或證券,繼續上漲的窘境,或是在下一次投入時,一樣面臨虧損的可能,就像你繼續停留在原來的市場或證券一樣,風險不會消失。

有人說,在這支證券或這個市場停利後,錢就要出發前往下一個會賺錢的市場和證券?你可以這麼想,試圖這樣做。但容我提醒,適時的在不同的市場與證券間轉換的能力,從來沒有在那個人類身上出現過。

當我們看蜘蛛人時,知道飛天遁地的能力是虛幻假想,但卻有許許多多的投資人,相信適時進出市場與證券的的可能。休閒娛樂理性化,現實生活科幻化,也算是種多採多姿的生活嗎?

停利還有衍伸變種。為了怕因停利,錯失大段上漲的狀況,所以有人提出移動停利停損法。它通常是像這樣運作的:

一開始投入時,停利設15%,停損5%。真的漲15%之後,先不要停利出場,再以這個點成立一個新原點,再漲15%就再看看,跌5%就停損。聽起來真有道理,你不會因停利遇到下圖這種狀況,市場一反轉,還可保有獲利。

Lock03 (1)  


回到一個簡單的問題,移動停利停損會比單純停利好嗎?

譬如,某證券真的漲15%了。這時你就停利賣掉,會比執行移動停利停損差嗎?

答案是不一定。假如它再繼續漲上去,那麼一賺到15%就出場,的確比不上移動策略。假如漲到15%後,再漲了一些些,然後就開始下跌,觸碰到移動策略的停損點,那麼是單純一賺到15%就出場比較好。

市場或證券到底會怎麼走,跟你設單純停利,或移動策略有關係嗎?

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為你不知道市場或證券走勢,所以就沒辦法知道移動策略會不會比單純一次停利好。那麼,你用這個不知道會比較好還是比較差的策略要做什麼?

有人喜歡引用歷史故事來強調停利的重要。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日本。

Nikkei  


日經指數在1989年12月站上38957點的歷史高峰後,到今天,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停利支持者會說,你看,假如你在上升段買進,而不知停利,到今天都還沒回本,你的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可以等待,你損失了多少機會成本。

這種思維,是投機專用。投資人,根本不這麼想。

首先,這種就叫可怕?日本股市至少還在。歷史上多的是整個消失掉的資本市場。投資人可曾註意過,因為戰爭、共產主義、錯誤政策,全部蒸發的私人資本。佈達佩斯和開羅交易所,在20世紀初,是世界排名前幾的證券交易所,現在排名第幾?過去的悲劇,最好未來不會重演。一個重挫,但還存在的市場,在歷史上,實在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少見,才會多怪。

再來,這種嚇人的說法,說得好像錢都全在日本,買進都剛好買在那左半邊陡峭的上升段。其實會做這種事的,就是投機者。他們會找尋最看好的區域,(譬如80年代的日本,現在的新興市場),以大筆的資金部位投入,期待大撈一票。然後就在右半邊的險降坡,摔得鼻青臉腫。於是腫著一張臉,拿他們悲慘的經驗,來訓示他人。其實,投機者就待在投機者的圈子吧。最該被這種經驗訓示的,就是投機者自己。

投資人,因為承認自己沒辦法事先挑出那國股市表現最佳,那國市場會衰敗滅亡,所以採取廣泛分散的全球投資策略。就算其中一個市場整個消失掉,會有影響,但不重大。

投資人,因為承認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買進的最佳時機,所以採取長期,緩慢投入的策略,買進的成本必是平均,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再陡峭的上升下落曲線,必有一條緩和多的平均線。

投資人著眼於持有經濟體的一小塊,投機者註重價格的起伏。學投資,不一定要學到投機策略去,然後自以為在投資。

James P. O'Shaugnnessy在What Works on Wall Street 書中引有一個心理學實驗。兩個受試者A與B,分別被要求分辨細胞樣本,決定細胞是否處在健康狀態。他們都是非生物科學本行,實驗一開始的時候,解說員都教予AB兩人一套簡單而有效,可以判斷細胞健康與否的原則,然後就請他們開始上場判斷。

這時,差異來了。在A回答後,解說員會給予正確答案。B在回答後,解說員則給予不正確的答案。很自然的,一段時間之後,A的答題有很高的準確度,B則非常不準。

這時,細胞判斷暫停,解說員讓AB兩人碰面,互相跟對方解釋自己的判斷原則。

A的原則很簡單,就像他們當初學的,沒太大的分別。B的分辨方法則繁瑣細緻,看起來從當初的簡單原則,做了很大的變化。

討論後,AB兩人再回去開始判斷細胞樣本。A因為對B的方法印象太深、覺得太妙了,於是開始使用繁瑣的方法判別細胞樣本,準確率開始下降。

實驗的重點是,人天生喜歡繁複的方法,會被繁複的方法吸引,以為複雜的方法,就是比較好的方法,即使它沒用,即使它從沒被證明過有用。這就是人的本性。

每個投資人都是人。問題是,你是發明繁瑣方法的B,還是會因本能去相信繁瑣方法的A。還是知道了這個實驗結果後,懂得以理智約束本能,詳細思考可行性的第三種人?

 

轉自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08/05/fallacy-of-sell-at-los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績優股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