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讀2007年的Wesco股東會議紀錄,當中孟格提到他把POSCO視為高科技公司而非傳統的資本密集型企業,同時他認為POSCO比Nippon更有競爭力

巴菲特在2010年初POSCO總裁親赴美國拜訪他後曾禮貌性的說場面話(巴老很常幹這件事情,這是他鼓勵和攏絡被收購公司高層的老招,股票市場也買單)提到POSCO是全世界最強大的鋼鐵公司

雖說是場面話,但從小弟一些鋼鐵業的朋友口中得到的訊息也頗相似,朋友分享的觀點分享如下
1) 亞洲技術最好的鋼鐵廠非Nippon莫屬,但Nippon受到前幾年強勢日圓影響競爭優勢(competitive edge)大不如前也是事實
2) POSCO早年品質不如中鋼,十年前追上中鋼,這十年來請了很多日本技師開發新產品(說白了就是偷Nippon技術,聽說還衍生不少訴訟),技術實力已隱然不在Nippon之下,且同樣規格的產品在近年都採比Nippon每噸低個3%~5%的價格搶市

轉回中鋼,有點不明白中鋼在這樣的夾縫中目前競爭力究竟如何?是否還是值得長期持有?

小弟觀點比較負面,歸因如下:
1) 比技術,中鋼已經輸給POSCO和Nippon,且似乎沒有追上的跡象;以中高階的鋼材比方說高科技產品中使用的電磁鋼板,2000-2010年這個十年中鋼在賺的是替代日本貨的市場,但從2010起寶鋼也推出符合品質標準的產品且售價比中鋼更有優勢,國內某些電子巨頭也已鬆動不堅持非日韓台的料不用
2) 比產量,中鋼輸給中國的大鋼廠太多;產量會決定採購實力進而大大影響生產成本;中鋼目前在規模已輸的情況下看起來經營成果還沒輸給中國鋼廠的主要原因是贏在長期奠基經營效率(早年某段很長的時間中鋼是全世界經營效率最好的鋼鐵廠),但中國鋼廠已在慢慢調整體質和內部控制等層面;根據專做鋼鐵公司軟體系統的朋友表示,台灣的鋼鐵廠現在投資在提升經營效率的軟體系統每年要投幾千萬台幣,而中國的鋼鐵廠是投幾億人民幣
3) 比人才,中鋼近年有在年輕化找新人換血,印象中員工平均年齡已從先2005年左右的50歲左右的高點降到4X歲,但聽說內部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很嚴重,新進同仁用這個世代的低薪標準敘新,而資深同仁行情高一大截,估計中鋼的換血要到2020年後才有機會把平均年齡壓到3X,這段過程中人事成本的效益會逐漸浮現,但更重要的是新陳代謝過程中長年累積的企業文化和技術實力是否能夠很好的移轉呢?

 

基層員工只知道公司有一些政策是好的 但有一些政策就有待公評了
(1).開展海外礦源是好的 - 才不會在景氣回復的時候
被礦商將毛利都賺走了
(2). 積極開發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
這點看法是兩級的 一種認為市場又不大 能夠
貢獻公司的獲利有限 , 一種則是認為未來的趨勢
就在哪裡 先練好功 等待市場變大 就可以成為
公司新的利基了 但是我也必須講 我只是個基層
工程師 無法了解公司次世代產品的規劃方向
有的應該都是大家知道的 像是鈦板的開發
高品級電磁鋼片(非方向性 -> 方向性) 熱沖壓鋼
材 高強度汽車用鋼板 等 其他線材或條鋼的方向
我就不清楚了 我是在冷軋部門的
其實以個人所知的 公司獲利的主力是條鋼或線材
但目前有遇到外來的競爭者 主要都是大陸鋼廠
另外公司目前在冷軋方面的發展是比較明顯的,
就如大家所知的越南及印度的建廠 還有很多地方會再
建造所謂的裁剪廠 建立鋼鐵成品供應的最後一理路 這
些部分 讓公司目前的負債節節高升 是我們員工所擔心的
以投資人的觀點來說 中鋼的股本龐大 稅後淨利要160億
以上才有EPS 1.0元 , 而鋼鐵的不景氣自2008到現在已經
5年了, 或許樂觀一點想 谷底將近~ 公司在東南亞以及南亞
的布局是否有成效 要再過一陣子才能夠知道了 至於人
員的新陳代謝 的確是中鋼未來10年的大關鍵, 可惜的是
依我的觀察 公司這一塊做得並不好 不過依我跟日本廠
商接觸的感覺 我覺得日本也做得不好,可能主要是因為這
個行業的流動性不高,故大多數的高層對於經驗傳承的落實
就沒那麼重視了, 現在雖然有做 但是還只是表面功夫而已
沒有一定的獎勵制度 誰會把自己口袋的法寶拿出來分享呢
另外真的要講的是中鋼的角色真的很尷尬 都講不能與民
爭利 常常看一些下游商的獲利比我們還好就覺得很衲悶
明明料是跟我們拿的 為何其獲利比身為上游的我們還要好
還常常要做一些政策性的配合 如供給台船的鋼板還要用
接近成本價 這要如何能有高獲利呢 ~~當然有利也有弊
政府的一些重大建設 中鋼肯定是有生意可做的~~所以分析中鋼無法以一般的方式來分析

甚至可以說不好分析 如果要買的話 就用股價淨值比 抓個安全邊際來投資吧~~

或許時間一久 會在你的蛋糕 加個糖霜喔 哈哈~~

 

前幾年原物料飆漲, 中國公司收購了很多礦源. 現在價格有降低, 中鋼慢半拍收購是否反而是好事?

中鋼下游像是中碳, 中鋼構的毛利似乎關係著中鋼的態度. 以後中鋼毛利持續降低的話, 是否能夠從這些公司中收到更多的利益?

以現在民間對於現在這些'類國營' 企業的態度, 跟中鋼對新進員工跟老員工同工不同酬的制度, 是否代表以後的經營成本反而會更低?

既然會開放中國的鋼板進口, 現在下游也開市願意冒者被中鋼封殺的風險跟國外購買原料, 是否中鋼下游才會是以後獲利有提升機會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績優股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