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一家公司欲藉由窗飾財報來衝高營收連帶的也需衝高進貨和擴大現金部位以支付相關費用,也就是一個謊仍須用十個謊來圓,而企業即使掩蓋的再完美要將十個謊全部盡善的覆蓋仍有其困難,曾為世界最大的某知名乳業公司曾創造上百個子公司與海外子公司來做假帳,而在此條件下則公司會在搭配媒體放送美妙樂曲轉移投資人注意。

但一間公司一旦被批露,可就不是只有這間公司受害了。因為一間公司必定需配合子公司與市面上願意配合的公司與海外銀行做假帳,這些願意淪為共犯者的同謀重複率也極高,一旦作帳風暴爆發,喝茶水看報紙的公務員不得以在民眾壓力上緊發條加強查緝。01年安榮案作帳被揭諸於世人後連帶的NTL、愛德發、環球電訊、世界通信等一家家公司連續爆發財務醜聞,而台灣03年博達案爆發後也引起皇統、訊碟、勁永等一連串財務作帳醜聞,然而只要對財報分析夠了解的投資人是可以避開這些地雷股的。

 

就以博達案為例,該公司業務出身的董事長葉素菲素有女強人之稱,在媒體上不乏可找到對她的評論:最漂亮的董事長、葉素菲兼具美麗與智慧、葉素菲是少說話多思考的凱蒂貓、眼光獨特精準的女企業家………等等,該公司透過砷化鎵元件磊晶片打造出投資人幻想的世界帝國,在民國八十四年3C整合與無線通訊產業正要起飛階段,博達成功透過自身努力打入市場並占有一席之地,那時的博達可說是標準的模範生,如同今日的宏達電,但隨著廠商日益競爭與貪婪心態所創造的邪惡想法最終毀了自己,不斷膨脹下的泡沫最終仍底不過大勢隨之破滅,葉素菲被依業務侵占、洗錢、背信及違反商業會計法、證交法與公司法求處二十年有期徒刑。

如同大部分作帳公司,博達也是透過作帳虛灌營收、假造AR與現金並套取自用,而其過程簡化再簡化就是基於我上篇: 企業不能說的秘密-洗錢(上)所呈述的。

關於手法由於大家目的為投資而非稽查用所以我就不贅述了,我只談幾個早在事發前即可透過財報得知警訊的方法,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消失的股王與大逃稅,後者沒看過但評價頗高,而前者詳盡說明博達、皇統與訊碟如何透過海外銀行與子公司再搭配衍生性商品達到操縱財報目的,而該書作者葉銀華教授是少數我敬佩的學者之一,自己在企業作帳知受其識薰陶頗深,他在公司治理這方面是有一定的權威性,如同房地產界的張金鍔,也是少數能將實務與學理融通的學者,只可惜一般台灣民眾甚少關心公司治理這塊所以葉教授的知名度在社會界並不高,有興趣的人參考其著作也必定會訝於企業操弄手法如此精細。

 

1. 信用

信用是最大的資產,人人都知信用無價但要如何知道你投資公司的信用如何,不外乎就是觀其行聽其言,一家公司若屢次破壞自己信用則這間公司就捨去比較好。以博達為例,該公司在九十年度財測為EPS4.9元,後來降為4.3,最終財報出爐為3.68,九十一年度EPS財測為3.15,後降為1.19,最終為0.45,九二年度EPS財測為0.48,最終為負10.4,這就是典型屢次破壞信用的範例;歌林(1606)在2000,2002,2003,2006,2007,2008屢次用歌林科技大樓與新莊廠炒題材,而投資人在其前幾年發現歌林根本在破壞信用時就可出場,此事件也被收錄在總大空手的勇氣一書,所以投資人請務必端視您投資公司的信用為何,並檢視過去到現今公司究竟有沒有誠信。

 

2. 擔保

擔保過多的公司不要碰,主要原因為何在總大BLOG有提過我就不提了,洗錢方面的原因則是許多公司會將自己資金不當為他人擔保以達到套現之目的,在2011/6/30我曾在總大BLOG用一些簡單判斷手法判定榮成(1909)財報有問題,而最令我擔憂的就是其擔保公司過多 (感謝總大自動鎖好友,不然下一個收到存證信函的就是我)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16659195

果不其然在發表完這篇文章後,股價趁當時媒體大放利多再度拉到11.4元後一路下挫。

在台灣引起一震譁然的力霸掏空案透過大量子公司與其他公司掏空無數投資人與銀行共六百億,而擔保也屢次出現在犯罪手法裡。

 

3.內部

內部問題極為廣泛,諸如大股東出清持股、大股東股票質押、董事會家族化、財務主管與會計師或會計事務所的更換等都是,博達出事前五位公司高階主管同時兼任董事,同時董事長兼總經理,其他三名董事兼副總、金融資源中心主管與董事會主任秘書,整個董事會與高階管理重複,講白點就是內部權力完全被壟斷,若投資者在年報上有發現此點就需更加注意。在大股東出清持股與質押上也是一明顯行為,畢竟基於私心若老闆對自家公司沒信心絕對先避免自己財富受損為優先,出事前有大量董事出清持股的公司多如繁星我也就不舉例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越來越懷疑出清持股與質押的有效性,畢竟在電腦都會挑花生的年代裡要以複雜的金融商品和避稅天堂躲避是有可能的,而我的推斷來自於自己一位朋友曾是台灣某上市電子公司的總經理,有次談話之中他提到這些法規對他們內部人不適用,因為它們買進賣出都透過固定管道,也就是說放在公開資訊站裡的股東持股狀態是擺好看的,對未來景氣不管是好是壞它們並不會動用到自己與家人的部位持股,當然詳細原因極度敏感也就沒有多說了。

 

4.可轉債

也是企業經常用手法,緊接安隆案後的NTL、愛德發、世界通訊、環球電信等到台灣的皇統、訊碟、博達案全部都有一個共通點,可轉債!如何透過可轉債套現已經不是秘密,總大BLOG裡也多次談到可轉債相關議題,所以在這我不多談。

除了以上四個還有大量資訊都是值得投資人注意觀察的,如現金持續流出、聲名狼藉的公司、轉投資過多的公司、獨立董監事辭職等等,我就不一一論述了不然三天三夜也打不完。

要完全徹底根除作帳是有困難的,在昨天一則新聞:全球黑錢漂白,個人是蠻支持的http://udn.com/NEWS/WORLD/WOR2/7014895.shtml

,但短時間之內是難以看到成效的,即使巴拿馬、安提瓜、諾魯、瑞士等天堂受到利益與脅迫而節制,世上仍有無窮無盡的窮國願意跳出來當另一個避稅天堂,目前也只能透過加強投資人財務知識與配合國家打擊弊案來慢性治療。

 

所以各位投資人只好在投資這條道路上謹慎再謹慎,我承認在財報外搭配如此嚴格分析的方法絕對可能錯失好股票,但我還是得不厭其煩的再說一次個人信念:

一年報酬率15%維持四年的年平均報酬率為15%

一年報酬率15%但若第四年虧15%則年平均報酬率只剩6.6%

一年報酬率15%若擔憂第四年景氣而改買入1%NCD年報酬率為13.7%

 

即使只有一年的負績效相較於第四年空手也會使最終績效腰斬,我曾經提過但似乎被誤會為訂定績效,這例子的重點在於損失的嚴重性,台灣上市公司上千家何苦要投資一間受眾人質疑的公司,知道有下跌風險又何苦跳進去,風險來自於投資者對商品的了解程度而非大環境或怪罪於他人,誠如總大所說台灣散戶之所以為散戶就是寧願忍受數千點下挫煎熬也不願放棄上升百點的獲利。

買進一間公司決定的因子在於客觀的判斷而非既定印象,不論公司過去聲譽再卓越惡化就是惡化,投資人若還沉溺於宏達電獲選為世界百大企業則會落得至今只股價只有高價前的一半。

 

至於這幾天沸沸揚揚的漢唐究竟有沒有透過子公司掏空資產,我當然希望沒有,也希望一切是個錯誤檢調可以還其清白,才不會替台灣企業多顆老鼠屎,但不否認的漢唐財報某些部份我看得很不舒服,至於詳情,在檢調公布前我想只有兩種人知道,一個是核心內部人,另一個是媽祖。

 

BY 社員 孫偉誠 https://www.facebook.com/andy.sun.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績優股夢想家 的頭像
    績優股夢想家

    value20131007的部落格

    績優股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