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真正的財務報表分析,比率的計算隻佔一小部分。

累積前面幾年的經驗,以及不斷閱讀經典的修正,目前尼莫閱讀財報的流程如下。

一、 初步篩選。粗略的看過近幾年的資產負債表以及損益表(這一步來自於"非常潛力股")

二、 評價差。 當前股價和根據"過去數年"財務表現"粗估"的基本面(每股淨值/過去五年損益以及本益比的變動趨勢/過去五年產業或競爭力變動趨勢)有無顯著背離(這一步關係到自己最擅長的TURN AROUND STRATEGY是否適用;以及最近在思考,是否要做空根據價值判斷後股價明顯高估的股票)

三、 籌碼分析。從"近期"股價/股票成交量/個股新聞曝光率/財務表現,推估大股東和主力的態度,思考是否有別人在"玩"?怎麼玩?要玩多大多久?(這個階段最開心的是發現到別人還沒開始玩的股票)

四、 BUSINESS ACTIVITY。 深度閱讀財務報表和年報,從報表往回推到會計分錄,再從會計分錄往回推判斷企業在過去幾年中做了哪些"BUSINESS ACTIVITY",才會讓企業現在的報表長成這樣。

五、 BUSINESS MODEL。 從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主要科目的金額和比重以及過去幾年的變動趨勢,判斷企業的BUSINESS MODEL如何。重點是,用什麼資源做什麼生意賺什麼錢。

六、 BUSINESS STRATEGY。 從蒐集到的資訊(研究報告/雜誌或報紙的報導/產業報告/相關原物料價格走勢/實際經營成果/透過費雪"閒聊法"得到的訊息)以及上一步判斷出來的BUSINESS MODEL,綜合判斷MANAGEMENT過去期間的BUSINESS STRATEGY為何?該STRATEGY是否為明智有遠見的STRATEGY?除了有策略和願景之外,實際的財務表現是執行力最好的證明。

七、 MANAGEMENT。 瞭解管理階層的策略規劃之後,進而就是瞭解是由怎樣的管理團隊做出這樣的策略規劃,"成就"該公司過去幾年輝煌燦爛或是邁向毀滅的管理階層是否還在?目前管理階層對企業未來短中長期的規劃為何?能否維持/加強企業的長期競爭力?能否找到新的市場以及在既有的市場把餅做大?

八、 MAJOR SHAREHOLDER。 誰選擇MANAGEMENT?說到底還是掌權的大股東。在台灣家族企業和創業風氣盛行的情況下,MAJOR SHAREHOLDER和MANAGEMENT重疊率很高的情形很常見。這點跟西方的大型跨國企業有很大的差異,尼莫到認為這當中有文化背景的差異,不見得特別好或不好。重點還是要有穩定健全的股東結構,大股東"心要正",一定程度的依賴家族成員進入公司高層是必然,但也要慧眼識英雄適度的引進和授權能力高強的專業經理人,建立水準以上的管理團隊。

尼莫把這套方法稱之為自己的VALUE INVESTMENT CHAIN,其實把這個流程倒過來就是實際做生意的步驟,先有SHAREHODER出資,找了一幫子MANAGEMENT幫忙,選擇好要做的生意定了BUSINESS STRATEGY,之後實際營運建立透過不斷累積的BUSINESS ACTIVITY建立起BUSINESS MODEL,如此而已。

流程很簡單,困難點在於有怎樣的格局/經驗和眼光,能看到哪一著棋。

 

轉自尼莫 http://www.wretch.cc/blog/nemochan/4063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績優股夢想家 的頭像
    績優股夢想家

    value20131007的部落格

    績優股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